个人简介:
赵立三,男,1962年5月出生,现任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坤舆优秀学者,河北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大学会计学专业、审计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注册会计师。
现兼任:河北省政府参事、民盟十三届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民盟经济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河北省财政新型智库执行首席专家、河北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1)教育经历:
1985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会计学专业,
1989年厦门大学国际会计助教班学习一年。
1994年—1997年厦门大学会计系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会计学)硕士学位
2004年—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工作经历:
1985年—1987年在河北大学财务处工作
1987年—1989年在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会计学任教
1989年—1990年在世界银行与厦门大学合作举办的国际会计助教班学习
1990年—至今先后任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副教授、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授课程:
1.西方财务会计,2.国际会计专题,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4.高级财务会计,5.财务报表分析
学术研究:
学术成果
(1)发表论文:曾在《会计研究》、《税务研究》、《经济学动态》、《人民日报(理论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要参》等重要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8篇,《新华文摘》转载3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转载2篇。
(2)出版学术著作:
①《资产收益率宽幅度: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微观方法》 人民出版社
②《资产收益率宽幅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人民出版社
③《资产收益率宽幅度:实体经济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
(3)主编 教材:
①《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 中国经济出版社
②《外商投资企业财务会计》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会计信息与风险管理、会计信息与经济决策;从会计学收益的微观视角,研究“资产收益率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现了刺激性经济政策在推动经济高速度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既有趣又特别的经济现象:“虽然是等量资产,却由于资产的形态不同、行业不同或领域不同而资产收益率差距持续拉大的经济现象”。就此,研究资产收益率宽幅度与资产配置、经济结构、经济运行风险之间的内在机制,创建了“资产收益率宽幅度”理论,用于解读经济结构失衡与经济运行风险形成的内在逻辑、以及可以判断财务杠杆的攀升速度、度量资产泡沫化程度,并以此评价宏观经济政策落地运行的实际效果。“资产收益率宽幅度理论”核心是:资产收益率宽幅度持续拉大改变了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与风险偏好;资产收益率宽幅度持续拉大是财务风险的形成过程,资产收益率宽幅度收窄的过程是财务风险的演化过程。由此丰富了会计学的研究内容,开拓了会计学研究经济学的新领域。为管理者匹配政策工具、推动经济稳增长、调结构、防范风险提供了新方法。
社会荣誉
主持社科基金项目
曾主持: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工具选择与方法创新研究(15AZD006)”
②省社科基金课题“稳定资产价格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河北省市域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等课题8项。
学术成果获得奖项
(1)《资产收益率宽幅度: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微观方法》,2022年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系列论文《收益宽幅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研究》2012年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稳定资产价格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获河北省优秀社科基金项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