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工作 > 本科生 > 财政学系

财政学系简介

河北大学财政学系设财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2个本科专业,财政学、社会保障2个学术硕士学位点,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同其他专业共建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点。目前,已经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完整培养体系。

财政系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1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8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优秀社科青年专家3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3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

近年来,财政系教师主持国际项目1项,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省厅级领导批示10余项。财政系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教育创新高地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财政系被中华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财政学专业简介

专业概况:财政学专业,学制四年,专业门类为经济学。本专业始建于1972年,是当时全国最早设立财政学专业的院校之一。起初与金融学专业共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按照国家教委高校专业目录改革方案,相互分开,成为独立的财政学专业。2013年纳入首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财政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财政学专业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较长的历史,在财政基础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形成了较厚重的积淀,在国内专业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

培养目标:财政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和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财政、税务、公共投资、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等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中国税制、政府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财务会计学、中国财政史、税务会计、资产评估、税收筹划、国际税收、社会保障学、比较财政学、税收管理、经济法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财政、税务、公共投资、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等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非营利组织从事实际工作,以及在有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简介

专业概况: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制四年,专业门类为管理学。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河北大学于2002年开始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社会保障”硕士点开始招生。2006年,河北大学以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为主要基础,成功建设了MPA专业学位点,并根据学校学科优势和社会各部门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开设了社会保障等MPA培养方向。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公共管理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财政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为依托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通晓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商业性保险运作和管理,并具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财政学、社会保障学、福利经济学、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工作导论、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工关系、劳动与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政府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及其他公共经济部门从事实际工作,以及在有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